日常生活

在偏僻農村學校推行生本教育的困境及對策

更新時間:2018-03-19 12:35:30 來源:durdah.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公眾微信號

  生本教育能有效地改善農村學校的教學薄弱狀況,從而推進教育的公平、均衡發(fā)展。但是,生本教育在偏僻農村學校推行卻存在著一系列的困難。為了促進生本教育在偏僻農村學校的順利推進,筆者認真分析和研究了生本教育的理論和在偏僻農村推進的困境及解決辦法等,希望能夠對推進農村學校教改起一點作用。

  生本教育在偏僻農村學校推行中遇到的困境
  根據(jù)生本教育的理念和偏僻農村學校的現(xiàn)狀,在農村學校推行生本教育所遇到的困境主要有五點。
  一、學生學習資源極其缺乏,一是缺少足夠的課外圖書,二是缺乏足夠的互聯(lián)網(wǎng)絡資源,學生缺乏了解教材以外的知識的途徑,這種狀況極大的決定了生本教育無法在農村偏僻學校順利推行,這是瓶頸。
  二、學生學習習慣差,主要是缺乏良好的預習習慣。“生本教育的功夫在課外”,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上認真地去學習教材,更要認真地在課前預習教材,還要自覺地去學習教材以外的相關知識,只有如此,生本教育才有實現(xiàn)其價值的可能性。而偏僻農村學校的學生缺乏足夠的預習習慣,這是推行生本教育的難點。
  三、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差,能力差,不會學、不愿學。生本教育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學生自己主動去學習,這就要求學生有比較好的基礎作為前提,同時學生有能力借助工具書自己去學習,而且愿意去學習。但偏僻農村學校的很大一部分學生在這方面恰恰存在著致命的缺陷。
  四、應試教育觀念徹底轉變短期內難有較大效果。無論學生家長、社會各界對學校的期望值均在與學生考試成績的提升,這給學生和教師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巨大的壓力,也嚴重地阻礙著生本教育的順利推行。
  五、據(jù)大多數(shù)教師觀念的轉變和嘗試的勇氣的具備尚需較長一段時間。一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多是以考試成績?yōu)橹饕罁?jù),往往是一俊遮百丑;二是教育行政部門對教師的評價依據(jù)也是學生考試成績,而這種結果將會直接影響到教師的福利津貼,而這是教師不能接受的;三是教改的效果往往在短期內難以體現(xiàn),它需要時間和過程,特別是相對于畢業(yè)班級而言,教師們不敢嘗試,學校行政也不敢嘗試。

  解決生本教育在偏僻農村學校推行的困境的主要辦法
  根據(jù)生本教育的理論和偏僻農村學校的實際,我們可以從四個方面突破在偏僻農村推進生本教育的困境。
  一、多渠道籌措經(jīng)費,配備足夠的教學資源,這是順利推行生本教育的前提條件。建立學校和鄉(xiāng)村圖書室,圖書資料種類繁多,由專人管理(須配備專項編制)。同時建立有互聯(lián)網(wǎng)的電腦室,實行對學生免費開放和對成人有償使用的管理制度。
  二、以活動為載體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自覺預習的習慣,并加強方法的指導,這是順利推行生本教育的著力點。學校和有關部門要想方設法采取多種方式促進和引導學生養(yǎng)成學習的習慣、終身學習的能力和品質,可以開展讀書比賽、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小發(fā)明創(chuàng)作和科技制作活動等,讓學生有更多的參與的機會和表現(xiàn)的平臺。
  三、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選拔和培育體系,這是順利推行教改的關鍵點。無論教改采取何種方式,如何大力推進,如果學生不接受,則這種教改就沒有絲毫的價值可言。新的人才評價、選拔和培育機制應該立足于服務于人的全面發(fā)展、人才的科學發(fā)展和長遠發(fā)展以及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育。
  四、建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促進教育的健康科學發(fā)展,這是推進生本教育的突破口。如果不真正地改變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教師也不可能全身心地去投入到教改中去。如果始終拿著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來評價教育質量、教改的效果,教師們就不會拿著自己的前途和個人切身利益作賭注或當兒戲,因為應試教育的評價體系總是拿著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評價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對教師進行獎懲,這是教師們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必須建立以科學健康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來促進生本教育的順利實施。
  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懷著積極的態(tài)度積極地解決偏僻農村學校在實施生本教育中存在的困境,則生本教育肯定能夠催生出偏僻農村學校教育的一片新天地。
?。ㄗ髡呦?a class="insidelink" href="http://durdah.com/cityinfo/17202231731.html" title="桑植縣">桑植縣河口鄉(xiāng)中學教師)


.


張家界旅游網(wǎng)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wǎng)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jīng)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