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

僅靠貨幣政策壓不住CPI

更新時間:2018-03-19 12:26:55 來源:durdah.com 編輯:本站編輯 已被瀏覽 查看評論
張家界旅游網 公眾微信號

  統(tǒng)計局14日公布的5月份CPI漲幅創(chuàng)34個月新高,CPI上漲5.5%,食品價格漲11.7%,居住價格漲6.1%。受此影響,同日,央行宣布,從20日起存款準備金率上調0.5個百分點至21.5%。這是自今年1月20日以來第6次上調存準率,而存準率距23%的上限也已近在咫尺。
  數據會說話。CPI數據表明,物價上漲的壓力仍然沉重;事實也在說話。盡管已經反復使用加息、調高存準率等手段,CPI非但不低頭,反而繼續(xù)亢奮。值得注意的是,沒有人能確定,5月份5.5%的漲幅已達到了年內高點。有分析認為,6月份CPI將進一步向6%的臺階攀高。
  這說明了什么問題?是收緊流動性無用嗎?以調高存準率為例,每調高0.5個百分點,就意味著3700億元資金的流動性被凍結。市面上錢少了,商品被炒作的機會和空間也就隨之減少。因此目前所有使用的貨幣工具都是有用的。如果不是由寬松到穩(wěn)健,通脹形勢將更加嚴峻。
  有用的手段不能實現預期之效,說明目前的通脹之局,由兩個主要因素構成。一是貨幣超發(fā)嚴重,政策糾偏需要反復操作,才能收效。二是在貨幣超量之外,還有其他非貨幣因素在起作用。貨幣政策再緊也管不到。
  所謂非貨幣因素,內外皆有。外部因素既包括外部環(huán)境政治、安全的震蕩,也包括經濟的晦暗不明。這些影響大宗商品定價權的因素無法預知,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的異動也就難以明確其方向,在這種情況下為防止通脹傳導,貨幣政策就必須被迫調整。而這種調整與國內經濟并不完全關聯。被動的政策運用意味著在節(jié)奏、力度、精準方面也會被動。
  內部因素同樣異常復雜。除了貨幣超發(fā)以外,老百姓還要承擔其他若干成本。除了人力、成本上漲導致的價格上漲外,還要承擔中間環(huán)節(jié)的加價。這其中,不合理的物流成本、利于攫取壟斷利潤的定價機制、過于臃腫的服務產品架構早已被廣為詬病。嚴峻的通脹形勢,只是進一步暴露了通脹因素中加價環(huán)節(jié)的不合理性。
  復雜的通脹構成因素,決定了僅靠貨幣政策壓不住CPI。今年存準率與CPI齊飛的事實已經多次證明了這一點。顯然,管好通脹預期,必須進行綜合治理。造成通脹的外部因素管不了,但是加劇通脹的內部因素已到了非管不可的地步了。如果公共服務產品、基本生活用品不需要遭遇種種盤剝,如果成品油定價機制不是只有利于“三桶油”和其他下游企業(yè),而是考量到消費者的利益,我們對于通脹的感受還會如此強烈嗎?
  說CPI數據再高也不可怕。真正要擔心的是,百姓和中小企業(yè)是否具有抗通脹能力,高企的商品價格指數中那些不合理的加價是否能夠擠出去。什么時候這些做好了做到了,什么時候CPI才不會讓我們如此敏感。

張家界旅游網

  免責聲明:除來源有署名為特定的作者稿件外,本文為張家界旅游網編輯或轉載稿件,內容與相關報社等媒體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分享到:

復制本文地址 收藏 打印文章
分享到: